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培育提升農業品牌策劃。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品牌農業是農企努力方向。品牌是重要的無形資產,品牌化是農業市場化與產業化進程中的一種必然。作為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標志,農業品牌化是我國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不可逾越的選擇。當前,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國際農產品貿易和農產品生產結構重新調整升級,應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通過農產品質量體系和文化內涵的不斷完善,實現品牌農業對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高效推進,以我省農業品牌化助力龍江鄉村振興。
打好農業品牌化組合拳。規劃提出,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加快形成以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大宗農產品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為核心的農業品牌格局。對此,我省應多渠道整合資源,引導農業品牌發展合理布局,以突出地方農業資源特色、品質特色、功能特色,體現歷史沿革和文化內涵。搭建培育農業品牌創建主體平臺,發展壯大農業品牌建設人才隊伍。扶持或引進一批具有較強開發、加工及市場拓展能力的重點龍頭企業,對我省特色農業進行深度開發,并幫助農民合作組織及農業行業協會與中小農業企業建立起緊密的利益聯系,形成共同打造農業名牌的利益共同體。建立農業品牌發展的整體工作運行機制,權責明確,避免出現職能交叉。實施農業品牌發展戰略,加快農業品牌建設,確保農業品牌發展取得實效,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
打造農業品牌價值新高地。要推進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建設,擦亮老品牌,塑強新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國際知名的農業品牌和國際品牌展會。建立統一的農產品品牌創建發布平臺,完善、規范和強化對農業品牌的推介、評選、推優等活動,鼓勵農產品企業做好質量、做大品牌。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和新媒體以及展會等多種促銷手段,宣傳農產品品牌,拓寬農產品產銷渠道,同時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重視現代物流新業態,廣泛運用現代配送體系、農產品電商等方式,開展“線上交易,線下運輸”的銷售產業鏈。加快引導各類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通過品牌注冊、培育、拓展、保護等手段,創建自身品牌,保護知識產權,努力打造以品牌價值為核心的新型農業產業。
實施現代農產品標準化。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大力實施現代農產品標準化。抓好“綠色、有機、無公害”等產品認證,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立農產品溯源機制,提升品牌農業建設保障能力。支持科技創新,引導企業把創新科技作為突破點,探索建立“政企聯動、研發先行”的模式;加強農業精深加工的技術創新,開發新型產品,引領和創造農產品市場消費潮流。重點圍繞我省“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和龍江綠色食品“大廚房”建設以及做好“三篇大文章”、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部署,積極推行“標準化+”戰略。
提高農業品牌化扶持力度。把農業品牌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對重點企業和品牌產品給予重點培育、重點扶持,鼓勵知名品牌利用品牌資源進行擴張和延伸。以培育我省特色農產品品牌為抓手,加強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培育工作。增強農產品品牌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注冊、中國知名農產品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的侵權事件。完善我省農產品品牌行政法律法規體系,為打擊各種冒用、濫用公用品牌行為提供法律保障,并建立區域公用品牌的授權使用機制以及品牌危機預警、風險規避和緊急事件應對機制。